史部正史類
前漢書
函架番号:402・3
漢書
 
100卷(分120卷)
唐 大 35册
漢班固撰 唐顔師古注
[南宋]刊([福州]) 元大德8至至大元年,延祐2年,元統2年逓修 覆[北宋末南宋初]刊本
訓點補注書入 紅葉山文庫舊蔵 [元和御讓本]
後補茶色艶出表紙(27.2×19.0cm),左肩題簽を貼布し本文書入別筆にて「前漢書帝紀(表,志,列傳)〈幾之幾〉」等と(首冊別手),首冊を除き左下打付に「幾」と書す,袋綴,一部裏打修補,改装
【第1冊】「 前漢書目録」,14張(補刻),版心題「前漢目彔」
巻首髙紀第一上〈師古曰紀理也統理衆/事而繫之於年月者也〉 班固 漢書一/(低6格)祕書監上護軍琅邪縣開國子顔〈師古〉注」,或いは「髙紀第一下 班固 漢書一(隔5格)/(低5格)祕書監上護軍琅邪縣開國子 顔 〈師古〉 注」等,句下夾注(小字双行)(1[上])30張(第9張鈔補)(1[下])22張,(2)5張,(3)7張,【第2冊】(4)19張,(5)10張,(6)32張(第21,22張鈔補)(7)10張,【第3冊】(8)24張,(9)14張,(10)16張,(11)8張,(12)9張(第6張鈔補),【第4冊】(13)8張,(14)11張,(15[上])13張,(15[下])11張,(16)25張(第19,20張鈔補)(17)9張,(18)11張,【第5冊】(19[上])16張,([19下],作「二十二」)19張,(20)40張(第11,12張鈔補,第16張と第7張錯綴,但し本文接属),【第6冊】(21[上])26張(第21張作「二十二」,第22張鈔補)(21[下])29張,(22)30張(第3張作「二」),【第7冊】(23)24張(第13,14張鈔補)([24上],作「三十四」)20張,(24[下])26張,【第8冊】(25[上])33張,(25[下])24張,(26)35張(第31張作「三十」),【第9冊】(27[上])25張,(27[中之上])35張(第32張作「二十二」),【第10冊】(27[中之下])26張(第12張作「十一」)(27[下之上])27張,(27[下之下])30張,【第11冊】(28[上])38張,(28[下])38張(第33張作「三十二」,第38張作「二十八」),【第12冊】(29)18張(第14,18張上部鈔補)(30)36張(第7張鈔補),【第13冊】(31)30張,(32)11張,(33)11張,(34)26張,【第14冊】(35)15張,(36)38張,(37)7張,【第15冊】(38)12張,(39)13張,(40)31張,(41)17張,(42)8張,【第16冊】(43)19張,(44)17張,(45)23張(46)8張,(47)10張(第4張鈔補),【第17冊】(48)29張(第29張作「二十七」)(49)26張,(50)14張,【第18冊】(51)31張,([52],作「五十三」)21張,(53)19張,(54)23張,【第19冊】(55)17張,(56)23張,(57[上])25張,(57[下])20張,【第20冊】(58)15張,(59)15張,(60)18張(第17張鈔補)(61)13張,(62)23張(第3張作「二」,第4張鈔補),【第21冊】(63)22張(第1至2,8,12至13,16至22張鈔補)(64[上])23張,(64[下])20張,(65)23張,【第22冊】(66)21張(第8,17至18張鈔補)(67)16張,(68)27張,【第23冊】(69)22張,(70)24張(第9張鈔補)(71)14張,【第24冊】(72)31張,(73)22張,(74)15張,【第25冊】(75)32張(第16張鈔補)(76)31張,(77)20張,【第26冊】(78)17張(第8張下辺鈔補)(79)12張,(80)13張(第9,12張鈔補)(81)28張(第18張鈔補),【第27冊】(82)11張(第6張鈔補)(83)20張,(84)22張(第7張鈔補,第22張作「二十一」),【第28冊】(85)25張,(86)24張,(87[上])24張,(87[下])18張,【第29冊】(88)26張(第19張鈔補)(89)15張(第8張鈔補)(90)22張(第14張鈔補),【第30冊】(91)11張,(92)17張,(93)16張(第15至13張錯綴),【第31冊】(94[上])39張,(94下)32張,【第32冊】(95)23張,(96[上])21張(第10張鈔補,第11張作「十」,第12張作「十一」)(96[下])25張,【第33冊】([9]7上)28張(第3,8張鈔補)(97[下])29張,(98)19張,【第34冊】(99上)44張(第31張鈔補)(99[中])36張,(99下)36張(第16張作「十五」),【第35冊】(100[上])23張(第19至20張鈔補)(100[下])21張(第11,13張鈔補,第12張作「十一」)
左右双辺(20.7×14.5cm),10行大19字,小27字内外 (原刻)(1[上])第15張,(20)第40張,(21[下])第13張,(24[下])第18張,(27[中之上])第34張,(85)第13,18張 (補刻)(目)第1至14張(全)(1[上])第1至8,10至14,16至30張,(1[下])第1至22張(全)(2)第1至5張(全)(3)第1至7張(全)(4)第1至19張(全)(5)第1至10張(全)(6)第1至19,23至32張,(7)第1至10張(全)(8)第1至24張(全)(9)第1至14張(全)(10)第1至16張(全)(11)第1至8張(全)(12)第1至5,7至9張,(13)第1至8張(全)(14)第1至11張(全)(15[上])第1至13張(全)(15[下])第1至11張(全)(16)第1至18,21至25張,(17)第1至9張(全)(18)第1至11張(全)(19[上])第1至16張(全)([19下])第1至19張(全)(20)第1至10,13至39張,(21[上])第1至21,23至26張,(21[下])第1至12,14至29張,(22)第1至30張(全)(23)第1至12,15至24張,([24上])第1至20張(全)(24[下])第1至17,19至26張,(25[上])第1至33張(全)(25[下])第1至24張(全)(26)第1至35張(全)(27[上])第1至25張(全)(27[中之上])第1至33,35張,(27[中之下])第1至26張(全)(27[下之上])第1至27張(全)(27[下之下])第1至30張(全)(28[上])第1至38張(全)(28[下])第1至38張(全)(29)第1至18張(全)(30)第1至6,8至36張,(31)第1至30張(全)(32)第1至11張(全)(33)第1至11張(全)(34)第1至26張(全)(35)第1至15張(全)(36)第1至38張(全)(37)第1至7張(全)(38)第1至12張(全)(39)第1至13張(全)(40)第1至31張(全)(41)第1至17張(全)(42)第1至8張(全)(43)第1至19張(全)(44)第1至17張(全)(45)第1至23張(全)(46)第1至8張(全)(47)第1至3,5至10張,(48)第1至29張(全)(49)第1至26張(全)(50)第1至14張(全)(51)第1至31張(全)([52])第1至21張(全)(53)第1至19張(全)(54)第1至23張(全)(55)第1至17張(全)(56)第1至23張(全)(57[上])第1至25張(全)(57[下])第1至20張(全)(58)第1至15張(全)(59)第1至15張(全)(60)第1至16,18張,(61)第1至13張(全)(62)第1至23張(全)(63)第3至7,9至11,14至15張,(64[上])第1至23張(全)(64[下])第1至20張(全)(65)第1至23張(全)(66)第1至16,19至21張,(67)第1至16張(全)(68)第1至27張(全)(69)第1至22張(全)(70)第1至8,10至24張,(71)第1至14張(全)(72)第1至31張(全)(73)第1至22張(全)(74)第1至15張(全)(75)第1至15,17至32張,(76)第1至31張(全)(77)第1至20張(全)(78)第1至17張(全)(79)第1至12張(全)(80)第1至8,10至11,13張,(81)第1至17,19至28張,(82)第1至5,7至11張,(83)第1至20張(全)(84)第1至6,8至22張,(85)第1至12,14至16,18至25張,(86)第1至24張(全)(87[上])第1至24張(全)(87[下])第1至18張(全)(88)第1至18,20至26張,(89)第1至7,9至15張,(90)第1至13,15至22張,(91)第1至11張(全)(92)第1至17張(全)(93)第1至16張(全)(94[上])第1至39張(全)(94下)第1至32張(全)(95)第1至23張(全)(96[上])第1至9,11至21張,(96[下])第1至25張(全)([9]7上)第1至2,4至7,9至28張,(97[下])第1至29張(全)(98)第1至19張(全)(99上)第1至30,32至44張,(99[中])第1至36張(全)(99下)第1至36張(全)(100[上])第1至18,21至23張,(100[下])第1至10,12,14至21張 (闕筆)(原刻)弘殷徴,(補刻)玄弦泫眩絃朗敬警驚弘殷匡筐竟恒貞徴懲樹頊譲桓完構購敦,白口,双黒魚尾(対向),或いは単黒魚尾,上尾下題「前」(或いは陰刻),「前傳(某,某傳)幾(幾巻)(上下)」,或いは「前漢」「前漢紀(記,傳,列傳,某,某傳,某列傳)幾(幾巻,幾某,幾某列,某幾)(上下)」「漢幾」「某(某傳)幾(幾巻)」,下尾下張数あり,一部上辺字数,一部下辺工名,(補刻)刊記,大徳8年至元統2年 (工名)(原刻)潘亮,王光,陳杞,(補刻)文足,王文,洪信,子高,徳忠(中),正父,呂文震,江士堅,子清,黄仁父,士興,心真,巴山,子通,仲和,劉震卿,子華,鄭保,張栄,君玉,江世亨,正卿,了高,周礼,子青,鄭統,王生,黄琮,玉泉,伯玉,子敏,徳潤,子龍,鄒定,禾(和)甫,文正,君甫,范傅甫,和甫,益山,仁甫,阮忠,鄭立,鄭全,周正,江萃,楊慶,文振,張得,葛文,王良,薛林,胡賜,李発,胡恩,方祐,一山,楊亨,劉通,公迪,士安,文仲,陳恵,余仁,公直,范禾,君祥,(元統2年補刻)梁右,余安卿,寿甫,東山,梁徳,徳右,君祐,徳甫,秀甫
巻尾「髙紀第一上」「述叙傳第七十/漢書列傳巻第七十下/(低13格)日雕修/班固前漢書凡百篇總一百二十巻/(以下低二格)十二帝紀一十三巻 八表一十巻/十志一十八巻(隔3格)七十列傳七十九巻」等,間〻経注字数,校勘記を附す。巻27中之下尾題後校勘記より1行を隔て「對勘官左通直郎知福州長樂縣主管勸農公事劉 希亮」記あり
補刻葉の版心,「大■」「大德八年」「大德八刊」「大八年刊」「大德八年刊」「大德八年刊生」「大德八年某刊」「大德八年補」「大德八年補(双辺楕円形陰刻)」「大德八年補刊」「大德八年冬刊」「大德八年仲冬某刊」「大德八年孟冬(某)刊」「大德九年」「大德九年刊」「大德九年新刊」「大德九年春刊」「大德九年仲春」「大德九年仲春刊」「大德九年季春刊」「大德九某刊」「大德九年某刊」「大德九年刊(楕円形陰刻)」「大德九年補刊」「大德九年〈補/刊〉」「大德大德九年」「大德九年刀(双辺楕円形陰刻)」「大德九年三月刊」「大德乙巳刊」「大德乙巳年刊」「至大元年刊」「至大元年補刊」「至大元年刊補」「延祐二年刊」「延祐二年刊補」「延祐二年補刊」「延祐二年重刊」「延祐二年刊板」「元統二年刋」「元統二年」等記
巻1第9張,巻6第21至22張,巻12第6張,巻16第19至20張,巻20第11至12張,巻21上第22張(版心下辺「正統十年刋戴日免寫」記),巻22第13至14張,巻30第7張,巻47第4張,巻60第17張,巻62第4張,巻63第1至2,8,12至13,16至22張,巻66第17至18張,巻70第9張,巻75第16張,巻80第9,12張,巻81第18張,巻82第6張,巻84第7張,巻88第19張,巻89第8張,巻90第14張,巻96第10張,巻97上第3,8張,巻99上第31張,巻100上第19至20張,巻100下第11,13張[室町末近世初]鈔補(数筆,また罫紙を用いる者あり),[室町]墨筆見返し,貼紙補注書入(表志には稀,巻6第7張「竺雲云」),[室町末近世初]別筆朱墨欄上校注(用「宋景文公」校劉元起本),補注,同朱合竪句点,版心上標柱,墨釘鈔補,同墨返点,連合符,音訓送仮名書入,又別朱欄上標注,首のみ又別手黄藍欄上補注,同黄合竪点,同藍返点,連合符,音訓送仮名書入あり,毎冊首に単辺方形陽刻不明朱印記,同「祕閣/圖書/之章」①朱印記(紅葉山文庫所用),同「帝室/圖書/之章」⑥朱印記を存す